在2025年4月12日的晚上20时,吉林石化新建年产120万吨的乙烯装置配套开工锅炉成功点火,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标志着吉林石化在炼油化工领域的进一步蜕变,更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及消费升级,乙烯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断攀升,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逐渐明朗。当前,乙烯的下游应用广泛,涵盖了塑料、化纤、涂料等多个领域。根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乙烯需求将增长20%以上,这无疑促使各大石化企业加快乙烯产能的扩张。
吉林石化于2023年9月21日启动的新建乙烯装置项目,目标年产120万吨,并计划于2024年11月30日实现中交,这在当时就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此次项目的开展,正值国家鼓励石化公司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之际。
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吉林石化的转型升级并非偶然。自新项目启动以来,吉林石化在管理、技术和运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精心准备,这中间还包括实施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监测,以保证顺利投产。
开工锅炉的成功点火,标志着吉林石化新建乙烯装置进入了投产前的关键阶段。该装置以乙烯的副产物——乙烯焦油作为主要燃料,辅以天然气,形成了独特的燃料组合。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吉林石化乙烯厂第二乙烯联合车间的张贺主任表示,烘炉的目的是防止在高温情况下水分突然大量蒸发,造成炉墙破裂。此外,烘炉期间还需要对耐火材料的水分进行缓慢析出,确保炉膛稳定。
具体操作的流程中,吉林石化公司组织了技术团队,执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步骤,包括炉膛分析测爆、通风吹扫等关键环节,确保点火过程的万无一失。这种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应对措施,充分展示了吉林石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
据吉林石化乙烯厂负责的人介绍,在烘炉期间,工厂全员24小时坚守现场,实时监控炉膛温度、烟气成分等关键参数。根据实时数据反馈,管理层将及时作出调整烘炉策略,以确保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的安全、高效。
随着烘炉工作的顺利进行,烘炉结束后,还将实施锅炉水汽管道的化学洗涤,并配合新建蒸汽管网的吹扫等工作,为后续的设备调试和正式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石化新建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的顺利推进,不仅为其自身的持续发展嵌入了强劲动力,也对整个炼化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随着政策的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吉林石化有望在乙烯生产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在国家和企业的双重推动下,炼油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将迎来新的拐点。吉林石化的成功也为其他石化公司可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杆,未来的市场是否会因这次成功而发生新的变革,这是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总之,吉林石化新乙烯装置的成功点火,不仅代表了企业的高效运转,更是在全球炼油化工行业面临挑战的时候,展现出中国企业蒸蒸日上的潜力。在这股浪潮中,所有参与者无不期待,未来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化工生产模式将成为行业的新常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