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村区人大常委会以加强底层单元建造为抓手,自动融入底层管理,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络人民大众的内容和方法,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获得显着成效。
一是一体推进代表联络站、底层立法联络点、底层调查点等底层单元建造。分类建成2处底层立法联络点、1处社会建造底层调查点、10个代表联络站、23个代表联络点、13个代表作业室、2个代表之家,广泛树立代表融入底层管理履职途径。二是坚持简略、有用、便民的准则,统筹建好惯例性和专业化阵地。大街大街将代表联络站和党代表作业室、政协委员联络室、自愿服务安排等场所一体布设在辖区明德公园内,构建起民意反映、议事洽谈、自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商家镇依托长者食堂阵地,将代表联络点建在大众身边,“零距离”搜集民意民意。南郊镇在不锈钢企业树立代表作业室,树立“人大+商会”互联共商服务途径,要点面向不锈钢、风机、轿车零售等职业,推进不锈钢和风机工业链上下游对接,凝集合力展开工业。三是依托底层单元树立途径,会聚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部分、社会安排等多方力气,广泛展开方针宣扬、民意恳谈、座谈议事、调研观察、为民办实事等活动。
一是结合全区根底网格散布、代表选区区分、代表居住地和个人志愿等,以底层单元为主要活动阵地,依照就近、便当准则,将全区555名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合理编入网格,每个网格清晰1名代表为召集人,担任安排网格内代表展开活动。二是推广代表履职信息揭露,经过宣扬栏、微信大众号等途径,发布代表联络方法、服务时刻、服务内容。实施网格内代表“轮值”准则。执行网格服务机制,代表与地点选区村(社区)党安排、区直部分、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安排等展开经常性联络,凝集多方力气,助力处理一批网格“微实事”、民生“要害事”。在村庄和城市社区,使用大多数人大代表兼具村(社区)干部身份,统筹力气和资源推进村庄复兴、促进社区管理。三是结合展开“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等主题实践活动,代表常态化下沉网格,经过“代表有约”“代表赶大集”“民主议事会”等方法,联络选民大众,回应大众诉求,促进底层安稳调和。
一是推广人大代表“民意二维码”,一“码”链接代表和大众,经过大众“点单”、人大“派单”、政府“领单”、代表“验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商家镇在运转“民意二维码”根底上,采纳大众脍炙人口的方法,凭借抖音号“商家好”树立“人大代表在线”民事直说途径,代表们经过跟帖留言、粉丝互动,搜集定见主张,精准为民服务,遭到大众遍及欢迎。二是与12345市民热线、底层社会管理等作业结合,统筹用好区内其他数字化途径,归纳剖析数据,多途径吸纳民意。仔细整理线上线下搜集的定见主张,树立完好定见主张“大众反映—代表搜集—途径分办—部分处置—成果反应—大众点评”闭环处理作业机制,推进问题在底层处理。